关于组织新青教师
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通知
各教研组:
为贯彻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新青教师专业素养,为省、市、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后备人才,学校决定举行2012年新青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我校在职的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及近两年调入我校的35周岁以上的新进教师均须参加比赛。
二、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
1.粉笔字
所有选手同时进行比赛,时间10分钟。选手书写规定的内容,字体不限。
2.即兴演讲
选手抽签决定演讲顺序,准备2分钟,演讲时间3~5分钟。
3.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给一段教材,要求写出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简要说明等)以及完成本节课的课件制作。时间为120分钟。利用学校机房,只允许使用比赛提供的统一软件、电子教材等。最后提供教学设计的电子版、课件。
4.课堂教学
采取模拟课堂现场教学形式进行,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中,体现教学设计,展示教学课件。选手从上面的教学设计(含课件制作)中取一段内容,进行模拟上课,展示语言表达、运用教学媒体(板书、多媒体等)等教学基本功。模拟教学时间为15分钟。
(二)专业技能
1.基础知识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学科文化常识、学科基础知识(教材、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教学法等)等。题型有填充题和简答题。
2.解题能力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基础题与综合题等。题型有填充题和解答题。
考试学科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90分钟。考查学科的专业技能比赛形式另定。
三、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的评分标准参照《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所附的评分标准。专业技能的评分标准由评委组根据纸笔测试的具体情况商定。
通用技能项目权重为60%。其中,粉笔字权重5%;即兴演讲权重5%;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30%(20%+10%);课堂教学权重20%。专业技能权重40%(10%+30%)。
上述5个比赛项目,均按百分制评出原始分,选手的每项原始分乘以该项目的权重,累加后即为该选手所得总分。
四、奖励办法
1.大赛设一、二等奖。由学校颁发获奖证书。
2.比赛结果纳入学校对教研组的考核。
五、组织要求
1.各教研组根据本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广泛发动,并以此为契机,不断促进广大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
2.各教研组在2012年9月20日前将本组参加比赛选手的名单报教务部。
3.无故不参加比赛的同志年终考核降等。
4.各学科比赛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射阳县实验初中
二○一二年五月四日
附件:
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通用技能项目评分标准
一、粉笔字项目评分标准
1.笔法:笔画清楚到位。有轻重、粗细,富有变化。
2.字法:书写规范,结构平正、均匀。使用简化汉字,无繁体字、异体字等,无错别字。
3.章法:能充分利用板书区域,版面整体布局整洁美观,字距、行距合理,无涂改。
4.特色:构思精巧,富有创意。
二、即兴演讲项目评分标准
1.表达: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速适当,语言流畅,富有激情。讲究演讲技巧,动作配合恰当。
2.内容:演讲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内容紧扣主题,富有真情实感。
3.形象: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4.效果:有感染力,能打动听众。
三、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项目评分标准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与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要求。行为动词使用准确。
2.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水平表述、学习习惯和能力分析准确、切合实际。
3.教学过程设计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各个教学流程之间有设计意图的表述,能反映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教学方法选用适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教学难点的解决,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
5.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供较丰富的学习资源,并有效地组织和呈现,实现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有效获取。能够优化组合使用各种媒体工具,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6.注重形成性评价,能够合理地设计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
7.文档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格式美观整齐;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文字叙述简洁、明了,字体和图表等运用恰当。
(二)课件制作
1.课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2.课件的设计新颖,使用恰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操作简便、快捷,交互方便,适用于教学。
4.画面设计美观,有一定的艺术性。
四、课堂教学项目评分标准
1.坚持面向全体,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要求适度。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联系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实际,注重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探究及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
3.课堂结构严谨,密度适中,过渡自然,表述清楚;对教学内容把握准确,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科学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设计有梯度和思维深度。
5.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有效。
6.适时反馈检测,教学内容落实到位。
7.富有教学机智,有应变能力。
8.恰当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课件,教学方法灵活有效。
9.教学中使用普通话,语言生动、简洁;板书工整规范,主次分明;实验操作规范、熟练,现象明显。
10.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射阳实验初中
2012年9月10日